close

百日告別.jpg 

 

頭七是為了提醒在世的人,那個人已經離開了,而我們也該起來了

        電影一開場,以高貴典雅的鋼琴聲拉開序幕。出現在的工作人員字樣,卻讓人有種電影結束的感覺。似乎營造一種開始並是結束的意謂。而這支鋼琴奏曲也橫掛了那起連環車禍…

        一起連環車禍,奪走了很多人的摯愛。一個人的離開,影響了很多人,有的失去家人、有的失去朋友、有的失去愛人。對於失去,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埋怨,怨恨那個導致這場意外的人,李育偉打給造成這場車禍的司機電話,儘管知道卡車司機也不幸身亡,但還是要打這支電話發洩自己的憤怒,隨及電話另一頭傳來了卡車司機母親的聲音,表達出她對兒子的思念。他才知道,他不是唯一失去唯一痛苦的人。

        電影以台灣喪禮的傳統習俗做為包裝,帶領觀眾去體驗這場追思之旅。與《父後七日》不同的,它是一種擺脫思念繼續生活的走向來陳述,而不是單方面的思念過往。我們都有失去的經驗,身邊的人也有失去的經驗,我們往往勸導別人放下,比自己親身放下要來的容易。在這部片裡,石頭的表現非常出色,不被人看出是個非演戲主流的人,但或許也是因為演技仍然有差距,導演在處理李育偉那段情感的抒發時,利用了很多導演的技巧來陳述故事,而不是像心敏的那塊,單純以演員的方式來作表演。

        在李育偉還預繳學費的旅途中,描繪出一個現象。一個人的離開會影響很多人,身為鋼琴老師的曉雯一過世,他的學生們都轉而尋找其他老師來教課,就算老師過世,鋼琴還是得繼續學,日子仍然得繼續。一直到最後一個學生也就是那天來到他家學習的學生時,他說了一句「我還是比較喜歡這首」。我們可以喜歡原本的,我們可以傾向原本的那個,但如果失去了,無法在擁有了,我們還是得去尋找下一個,因為失去的東西不會再回來,離開的人也不會再見了。

        放下不放下,往往不是身邊的人能夠替我們做的。有時候就是自己的一個念頭,身邊突然發生了甚麼,或是自己頓悟了什麼。這樣的放下才是真正的放下。放下不代表不想念,哭泣不代表沒放下。我們會想念會懷念會失念,但我們不該「留」戀。因為到頭來,留下的只是你,對方早已離開了。放不下的我們往往只是在自欺欺人,心敏的沖繩蜜月旅行,只有他獨自一人,過程中他仍保堅強,但晚上回飯店時,當他一個人要孤單面對現實時,他選擇用枕頭在棉被下弄成一個人型,讓他確信他的未婚夫還在。

       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放下,就像過世的人,選擇用自己的方式離開…

arrow
arrow

    T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